蜀王陵(蜀王陵 发掘) - 鸿海伟业生活资讯网

本文目录一览:

  • 1、十三陵保存最完整的墓是谁
  • 2、明蜀王陵现在开放吗2022
  • 3、蜀王陵发现之谜

十三陵保存最完整的墓是谁

十三陵保存最完整的墓是谁

十三陵保存最完整的墓是谁,在历史当中,涌现过无数英雄豪杰,帝王将相,他们或开创一个时代,其中十三陵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下面分享十三陵保存最完整的墓是谁。

十三陵保存最完整的墓是谁1

一、明十三陵

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个封建帝的陵墓,坐落在北京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距离北京约50公里,总面积120余平方公里。自永乐七年(1409年)五月始作长陵,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金碧辉煌的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

明十三陵是中国历代帝王陵寝建筑中保存得比较好的一处。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更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建筑雄伟,体系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物价值。现在开放的有定陵、昭陵、长陵、神道。其中只有定陵有地宫开放,这也是明十三陵最值得游览的陵墓。

二、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7年)至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历时39年,是中国历史上之一座规模庞大,设计完善的帝王陵寝。秦陵四周分布着大量形制不同、内涵各异的陪葬坑和墓葬,已探明的有400多个,其中包括“世界第八大奇迹”中的兵马俑坑。

秦始皇陵是世界上规模更大、结构最奇特、内涵最丰富的帝王陵墓之一。充分表现了2000多年前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和宝贵财富。这里出土的一千多个士兵陶俑,形象各不相同,神态生动,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的一颗明珠。

三、西夏王陵

西夏王陵又称西夏帝陵、西夏皇陵,是西夏历代帝王陵以及皇家陵墓。王陵位于宁夏银川市西,西傍贺兰山,东临银川平原,是中国现存规模更大、地面遗址最完整的帝王陵园之一,也是现存规模更大的一处西夏文化遗址。

1988年西夏王陵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被世人誉为“神秘的奇迹”“东方金字塔”。为了让海内外人士了解西夏历史,探究西夏文化的奥秘,着力开发了以三号陵为中心的游览区,相继建设了西夏博物馆、西夏史话艺术馆,西夏碑林等能够展现西夏深厚历史文化的景点,它是人们领略西夏文化、寻古探幽的旅游胜地。

四、明蜀王陵

自古有“北有十三陵,南有蜀王陵”之说,上世纪七十年代在四川省成都市的十陵街道考古发现了十多座明蜀王家族的墓葬胜迹,以僖王陵为代表的蜀王陵墓葬群拥有富丽堂皇的地宫建筑、巧夺天工的精美雕刻,被专家誉为“中国古代陵墓中最精美的地下宫殿”。

明蜀王陵以僖王陵为中心散布10余座明代蜀府诸王及王妃墓葬,形成了一处类似北京十三陵的著名王陵墓葬群胜迹。明蜀王陵的发现,对于了解明代藩王陵寝制度以及建筑、雕刻艺术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五、清东陵

清东陵位于河北省遵化市境内,西距北京市区125公里,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是河北省首批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东陵的建筑恢宏、壮观、精美,有580多单体建筑组成的庞大古建筑群,有中国现存面阔最宽的石牌坊,五间六柱十一楼的仿木结构巧夺天工,中国保存最完整的长6000多米的孝陵主神路,随山势起伏极富艺术感染力,乾隆裕陵地宫精美的佛教石雕令人叹为观止,班禅大师赞誉为“不可多得的石雕艺术宝库”。

十三陵保存最完整的墓是谁2

明十三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脚下。东,西,北四面环山。风景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每个坟墓都是独立的。每个坟墓都建在一座山前。长陵是明十三陵之首明成祖朱棣之墓,也是明代更大的帝王陵墓。每个墓是一个独立的单位,陵寝规格大同小异。每个坟墓都建在一座山前。

坟墓之间的距离只有半公里,多的八公里。除了位于西南角的思陵,其余的都呈扇形排列在长陵周围。在中国传统风水学理论的指导下,明十三陵从选址到规划设计,十分注重陵墓建筑与自然山河水草的和谐统一,追求形同"天造地设"的完美境界,用以体现"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点。

明朝是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从公元1368年起,朱元璋在应天(今南京)称帝并建立了大明王朝,到崇祯皇帝公元1644年三月在景山上吊自尽,历时276年。有16位皇帝。除朱元璋葬于南京中山的明孝陵。

朱允文在"靖难"战役中失踪;朱祁钰在夺门之变后被葬于玉泉山外,其余十三位皇帝被埋葬在昌平天寿山,故被称为"十三陵"。先后建造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和一个太监陵墓。这里除埋葬13位皇帝外,还有23位皇后,2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和一位太监。它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埋葬皇帝最多的墓葬群。

德陵是明朝第十五任皇帝熹宗朱由校和张皇后的联合墓葬。建德陵时,由于崇祯皇帝朱由检(明熹宗朱由校之弟)刚刚登基,明朝正面临着严峻的政治和经济危机,所以财政,物力和人力上遇到了巨大的困难 。首先,国库紧缺,资金不足。

当时,负责公墓建设的工部尚书薛凤翔曾请求发放帑银百万两,但崇祯皇帝在募集资金后只凑够了五十万两白银,并反复"叮咛告诫,以期速成"。根据计划,将使用200万两白银建造。为了不影响建筑工期,后来在朝大臣纷纷捐款赞助陵工,才使这座墓地却勉强建成了。

十三陵保存最完整的墓是谁3

长陵是十三陵的之一个陵,略阴沉的天气下,松柏簇拥的红墙琉璃瓦还是很有气势的,这里是明朝皇帝朱棣,也就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和他的皇后徐氏的合葬墓,也是十三陵中建造时间最长,规模更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陵墓。

“前方后圆”的.长陵是三进的院落形式,进了陵门就可见四四方方重檐歇山顶的碑亭,掩映在暗绿松柏间,趁着云层翻滚的天际分外鲜明。

继续前行至第二进院落是祾恩门,朱漆大门趁着精致的廊顶彩绘,大气又宏伟的感觉扑面而来,月台下的御路石雕虽然历久经年还是让人觉得精美无双,一幅蛟龙出海的波澜壮阔的景象。

穿过祾恩门就是宏伟的祾恩殿了,院落两侧摆放了黄绿琉璃打造的神帛炉,小巧玲珑又很精致,用来焚烧神帛之类的东西的。

祾恩殿是供奉帝后神位和举行活动的大殿,也是明代皇陵中保存最完整的,殿内有60根金丝楠木的木柱,其中直径1米以上的有4根,很是壮观珍贵,也因此成为我国保存最完好的金丝楠木大殿。现在这个大殿成了展览的地方,有很多珍贵的文物展示。

踏进第三进院落就可见一座棂星门,被视为王室的象征,是宫室,陵寝和庙坛之中常见的标志性建筑。

穿过棂星门,越过石五供,就是方城和明楼了。方城里有一个平面走向的劵洞,可由此登上明楼,俯瞰长陵的全景,明楼里立有圣号碑。明楼作为每座陵墓的标志,也是中轴线上更高的建筑。

自此,就算逛完了这个三进院落的明十三陵长陵了,感觉更大的看点就是祾恩殿了,从我们进入长陵到游览完出去,一直是清清静静的样子,游人很少,加上略带乌云的阴天,感觉很适合长陵的氛围呢,抛开了都市喧嚣,感受宏达古建筑极其辉煌艺术成就带来的无限遐想,也是不错的体验呢。

明蜀王陵现在开放吗2022

开放。明蜀王陵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十陵街道辖区内的十陵市政公园,是明太祖朱元璋之皇室家族陵墓群,距今已有564年,在1996年12月明蜀王陵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保护项目,调查显示截止到2022年7月13日一直是对开放的。

蜀王陵发现之谜

成都龙泉驿区十陵镇东的浅丘地带,埋藏着丰富的 历史 文化遗存。这里地势起伏,山丘连绵,明代时山上古木参天,空气清新,风景优美。山在明代称正觉山,清末改名为紫金山、朱家大梁山。山下低洼地带,有一片占地近千亩的烟波浩渺的湖泊,绿水映衬着青山。谁也想不到,这里竟是明代蜀王的安息地。

正觉山是成都正东方向更高的一座小山丘,海拔534米,山形酷似蟠龙,相传是凡人修炼的更好风水宝地。

据《明史·诸王世系》载,明太祖朱元璋有26子,除太子与皇子楠未封藩外,余24子分封于各省,其中皇11子朱椿封藩于蜀,他是明朝之一代蜀王,称为蜀献王。朱椿子早亡,他自己于永乐二十年死,由长孙朱友堉承袭,是为蜀靖王。蜀靖王死,因为没有子嗣,遂由其弟罗江王友傥继为蜀王,是为僖王。这位僖王年仅26岁就夭亡了。僖王无子嗣,就由他的叔叔保宁王继为蜀王,是为和王。从蜀献王以下直至明灭亡,蜀王共有13位。据《四川通志》记载,蜀献王和靖王都葬在成都北郊天回山,而僖王另外葬在成都东郊的正觉山。后代的蜀怀王、昭王、端王、黔江王、南川王、汶川王等也相继安葬于附近。

由于诸蜀王陵地面建筑无存,长年深埋于地下,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蜀王陵的具体葬地渐渐不知究竟。那么,蜀王陵是怎样被意外发现的?

1978年,成都东郊的一所中学为修建教学楼,将一座宽7米、长约30米的大土堆夷为平地。接着他们往下挖坑,并注水拌和白灰泥,然而发现水直往下漏。工人们再往下深挖,结果看到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墓。博物馆工作人员经过详尽考证,发现墓的主人是蜀僖王,因为墓内藏有《大明蜀僖王谱志》,说僖王生前为人“淳厚端淑”,在蜀王位上仅坐了一年零九个月,因“风疾”病发而身亡。

僖王墓是最早发现和发掘的明代蜀王陵。陵墓地宫完全仿照明初蜀王府的地面建筑,按比例缩小修建到9米深的地下,为一座仿木结构的地下宫殿式建筑。地宫建筑为三进三重殿四合院规制,按中轴线对称布局。

地下宫殿长31.7米,内空高5.5米,宽为6.7米,从前至后依次为八字墙、大门、前庭、前殿、中庭、正殿、 *** 、后殿、寝宫、影壁、端墙。其中前、中、 *** 两侧均建有配殿,寝宫前部两侧建左、右耳室,寝宫的中央建有一座长4米、宽2米、高0.6米,雕刻有二龙戏珠和云纹图案的石质棺床,棺床后部是一面镶嵌二龙戏珠彩陶镂空雕塑的绿色琉璃影壁。墓内的主要建筑构件,全部用优质青石雕刻而成。进入地宫前,有石阶数十级,方志碑迎面矗立在地宫前殿,叙述僖王的文治武功。碑上雕刻的五爪祥龙,超过了当时侯王四爪龙的待遇,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说明皇上对蜀王有着特别的礼遇。

地宫中的仿木石雕花格门、窗,刻工考究,棺室宝顶上遍布缠枝葵菊图、百态牡丹图、祥云莲花图,形神兼备,各具风姿。绿色琉璃瓦、琉璃斗拱、脊兽等物件遍布墓内,完全仿蜀王府的宫廷格局,气势宏伟,华丽一精一美。整座墓室的墙壁、大门、柱子、梁均施朱砂,红墙绿瓦交相辉映,富丽堂皇。

地宫宝顶正中为一巨大的圆轮形图案,由外、中、内三个同心圆环构成,上涂彩漆,明显为藏式风格。在外环与中环之间,等分为八格,每格刻一莲瓣,瓣中分别刻有宝伞、金鱼、宝瓶、妙莲、右旋海螺、吉祥结、胜幢和金轮等八种宝物。内环中央部分为梵文装饰图案,藏语称之为“星祥”,其左旁有日、月、明点三个小图形。整个图形构思巧妙,外环与中环间八瓣莲叶之顶恰好形成托放三朵莲花之托盘。僖王陵中的藏式石刻,用藏传佛教象征主义的手法表现了两层意思,其一是对死者的供奉和祝福,其二是寓意死者已登仙界,永处于佛法庇佑的清净吉祥之境。

汉族血统的蜀王为何在丧葬中采用藏族的某些习俗?一些学者认为,这与僖王所处的 历史 时代与四川在藏汉文化经济交流中的特殊地位有关。明亲王宗室中信奉藏传佛教是比较热烈的,四川邻近藏区,接触藏僧和藏传佛教的机会更多,蜀王信奉藏传佛教不足为奇。学者甚至猜测,从元末以来皇室和帝王修习密法的颇多,这是因为密宗修法中“以妙欲为道”的一些 *** 很容易被饱食终日、骄奢一一婬一一逸的统治者作为一一婬一一乐的手段。僖王继为蜀王后,自闭于府享乐,因为这既能填补其空虚的心灵,找到思想的寄托,又可满足其一一婬一一乱之需要。僖王只活了26岁,很可能与他生活放荡或者因错修密宗法门有关,至少可以说明僖宗生前对藏传佛教密宗十分偏爱。

1991年,成都至重庆的成渝高速公路在紧张地施工,公路横穿洪河镇白鹤村,在平整一座叫东山的浅土丘时,又一座蜀王陵墓被发现了。考古学家们根据发掘出的文物推断,这是第八代蜀王昭王朱宾瀚的陵墓。朱宾瀚15岁即位,29岁死,政绩比较突出。昭王陵是夫妻合葬墓,地面建筑在明代末年就已经被毁,地宫内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陵墓也是仿蜀王府,墓室分别由前殿、中殿和寝宫等构成,平面为长方梯形。中殿中分隔成两个并行的空间,昭王和他的王妃按男左女右进行安葬。墓室中央一块刻有二龙戏珠的一精一美影壁特别引人注目,由于影壁的龙头酷似人形,据说与朱元璋比较相像,一些学者认为这样的造型龙国内至今还没有见到过。

昭王陵发掘完成后,为便于参观和考察,当地文物部门将其迁至僖王陵的旁边对外正式开放。

既然已有两个王陵被找到,那么其他蜀王陵是否也在这周围地区?

一般说,古人比较喜欢葬在背山面水的地方,因而考古专家对僖王陵南侧的一块低洼地产生了兴趣,认为低洼地平面呈龙首状,北面紧邻十陵镇,洼地的周围地势起伏错落有致,洼地的西面还有一凸起的土埂,远看十分像龙脊。翻查史志,低洼地在明代其实就是青龙湖,是一个巨大的湖泊,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水面渐渐缩小,变成了一片沼泽,直至今天成了耕地。

既然是湖泊,就有可能其他的蜀王陵当时也是埋在湖泊的周围,因此低地周围的土丘值得认真查考。1995年夏天,考古专家先后找到了三座蜀王、两座郡王和三座王妃的陵墓,加上以前发现的两座,当地民间传说的“十陵”名称大概就是这样得来的。

新发现的墓葬有的分布在当年的湖畔,墓前宽阔的神道直插湖内;有的位于湖岸四周的土丘上或土丘后,背山面水;有的距湖有数里之遥,与其他陵墓相呼应。墓主的身份,专家们根据实物与文献给予了详尽考证,大致上作了断定,是否确实当然还得今后发掘才能最后定夺。

静静地躺卧在成都东郊外的明代蜀王陵,至今仍是那么神秘和陌生,一旦开挖,,将引起巨大的轰动。

蜀王陵
女大学生为同学挡8刀:我不冲上去 她可能就会死
这个市政府的“五一通知” 网友都说赞